多年来几度起落的中国田径如何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在伦敦奥运会的备战周期中,中国田径又该继承什么?坚持什么?从哪里起步?11月7日在广东肇庆举行的田径项目备战第29届奥运会科技工作表彰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主任罗超毅表示,中国田径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走在科学的轨道上。
“尽管北京奥运会中国田径打得不顺,比得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因为缺了一枚金牌而抹杀了科技人员的功劳。”在全社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田径项目科技表彰大会的召开,“不仅吹响了田径进一步重视科技、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训练水平的号角,也正式吹响了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号角。”罗超毅说,备战伦敦奥运会需要以科技为先导,这些年来田径的每一点进步其实都融入了大量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也融入了教练员在科学训练的轨道上努力探索的心血。
“科技工作对田径这样的体能类项目的发展尤为重要。”田径项目的能见度很低,身体里的一些变化以及技术上微小的变化都很难凭肉眼看得清楚,必须靠科技设备和科学仪器来做这个工作。罗超毅说:“总体来看这几年田径界的科技意识在增强,教练员的科技观念包括在训练过程中依靠科技的方法和手段在逐步增加,田径基础水平也取得了一些进步。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田径拿到1金,总分11分排名30多位。2004年雅典奥运会得到两金,总分是31分排名第17位。北京奥运会田径虽然没有金牌,但是总分39分排名第13位。这说明有不少项目在这个备战周期里取得了进步。因此我们要对在这个周期中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表彰。”
不过通过北京奥运会的实战考验,“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我们对运动项目规律的认识还是有差距的,训练过程中针对运动员的整体科学化训练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所以这还是一条很长的路。”罗超毅说,从北京奥运会来看,非洲与欧美选手在田径项目上优势明显,而亚洲的整体水平明显很低,在45个亚洲国家中只有巴林、中国和日本选手拿到了奖牌,而巴林的获奖选手却移民自非洲的摩洛哥。“在这种格局下,中国田径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光靠粗放的训练、传统的训练是难以上去的。”
“面向新一轮的备战周期,全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一系列国内国际大赛接踵而至,在新的挑战面前中国田径必须要继续坚持两手抓,一要抓科学训练,二要抓反兴奋剂工作。”罗超毅说:“特别是在眼前的这个周期里,反兴奋剂问题要提到更高的高度来认识。过去中国田径难以保持可持续发展,有相当一段时间受到兴奋剂问题的干扰,跟世界整个先进训练脱了轨,结果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前面的东西没有继承下来,再专注于训练时有很多认识却已经落后了,所以这个路坚决不能再走。虽然中国田径任重道远,但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走在科学的轨道上,否则还会反反复复地走不出这个怪圈。” |